秋游格仙岛
早上6点钟,我们一行22人从长春蹬上了开往大连的火车,火车是上下两层的,这还是我第一次乘坐这样的火车。尚未坐定的人们,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,热闹非凡,讨论的话题无非是去什么地方,有什么好玩的,还有什么好吃的,有人立刻答道:一定让你吃足海鲜了… …!
原来大家和我一样都不知道去的是什么地方啊!
领队桃子清点完人数,开始宣布行程、路线、归期以及注意事项等,最后说:“我们不是去大连,是大连的一个小岛,具体在瓦房店下车,然后乘坐汽车去码头,再坐船就到那个小岛了。叫什么岛啦… …”
“叫格仙岛,岛上有个‘北海渔家’,我们就住哪里”。一旁的小小刘接过话茬。哦,原来如此。
火车开动了,人们开始转入早已准备好的扑克娱乐,也是的要不怎挨得过这六、七个小时啊!我一个人呆坐在车窗前,遥望田野、远山,思绪绵延… …!
九月,多么诱人,满眼里金灿灿的,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,只是今年的收成是要减的,台风布拉万让地里的玉米变成了匍匐装,它们在艰难地呻吟着,呻吟着!同时还有辛苦一年的农民!霎那间,一丝惆怅从心底悠然升起!因为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!我把目光投向远方,努力地调整自己的思绪,去寻找一切美好的东西。记得那年秋天去上海参观世博会的时候,回来坐在飞机上,从空中俯瞰大地,那条条快快的,整齐划一玉米地、稻田地,犹如画家笔下的作品,不但色彩绚丽,而且完美壮观。那年!那月!那日… …!我多么希望时光会倒流,不!什么都不用,这奔腾的列车已经带着我的心!穿越了时空… …
到了瓦房店已经快下午1点钟了。下了火车,我们登上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汽车,开始奔向格仙岛。其实,这路程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快,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,我们来到了一个叫皮口镇的地方。
短暂休息后,3:40分我们登上去格仙岛的客船,船上的人并不多,我因为迷恋着大海的广阔,所以就留在甲板上。船一直向南,太阳从右旋照在甲板上,刺刺的,好扎人的眼,我只好背对阳光站在甲板上,放眼向东望去,远处雾蒙蒙的或隐或现的几个小岛,我想那里其中的一个就是格仙岛吧。蔚蓝的海面上涌起层层浪花,海面上几只作业的小船在风浪中摇曳着,偶尔飞来的几只海鸥匆忙点缀一下这空旷的海面,是的,不过如此而已。
终于,船到了格仙岛的码头。“北海渔家”有专车来接我们,大家上了车都喊着有些饿了,就催着司机赶紧开车好就餐,其实这岛子并不大,车子很快就到了地方。
这是一个朴实的渔民家庭,前后两排房子,院子里架上了棚子,是供客人们就餐用的餐厅,一进门大家就吵着饿了,于是老板娘喊着服务员给我们端上来一大盆子玉米:咱们不是来吃海鲜的吗,怎么先吃起了玉米啊,我们的饭那!面对我们的质疑,六十多岁老板娘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笑哈哈地说:“还有半个小时才能开饭,你们先歹(方言)棒苞米先垫布垫布,别急!”。
“好家伙,吃完了这玉米,还哪有地方吃着海鲜了”不知是谁在大声地嚷嚷着,哈哈,大家都看出老板娘的狡猾了。需要说明的是,我们住一天的伙食标准是三顿饭早上四菜一粥外加馒头,中午和晚上都是十道菜,有七道是海鲜,8个人一桌,晚上住渔民家里,睡在火炕上,只是这夏天里并不引火,也有类似城里的床铺,“北海渔家”一共有50多张床位。对于老板娘的质疑,一个小时后就被一个事实给推翻了,吃晚饭的时候,让大家感到诧异的是,这里的饭、菜都是管吃管填,吃足为止… …。
一夜无话,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,兵兵就起来说是去赶海,问我去不,我说去啊,于是我和陈老师、韩理、兵兵、小房、田宇几个就悄悄地爬起来,来到了海边,兵兵还带了手电筒,说是准备抓螃蟹用的。哈哈,有先见之明啊!佩服!
漆黑的海边什么都没有,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,连个螃蟹的影子都没看见,我们沿着海岸走了一大圈一无所获,偶尔看到几个下海的渔民,他们在奋力推下停在岸上的小船,然后再登船出海,倒是临了看到岸边有几位妇女在弄刚刚捞回来的海蜇,知道了早已有渔民下海了,那海蜇就是他们今天的第一笔收获!
此时,东方微白,码头上的灯光一眨一眨的,孤零零的有些凄楚,第一次赶海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。
吃早饭的时候,物流的周琼问我们:“那么早出去,赶海都赶到啥了?”
我刚要说话,一旁的陈老师风趣地说:“你没去啊?可亏了,我们看到的可新奇了。”
“都啥呀?”周琼用怀疑的眼光问,
“就是大螃蟹带着小螃蟹,在岸上排着队像娶媳妇一样,爬向下海”,满桌的人听了都哄堂大笑起来。陈老师,一个从来不会幽默的人,今天是高兴啦!还是… …
不过我想起来了,排着队的螃蟹没有,倒是有5、6只鸭子不知是谁家的在海边一夜未归,记得当时还被我们赶下了大海。吃完了早饭,大家有组织在一起打麻将的,有玩扑克。我一向对玩不感兴趣,于是就和陈老师一起去海边走走。
岛上7点多钟的太阳居然很烈,遥望海面,远处马达轰隆,渔船往来穿梭,一片繁忙。海面上漂浮着一个一个黑球的东西密密麻麻,排成一排一排的,据说那就是渔场,是用来养殖海产品用的。岸边上,渔民们正在忙碌着,他们用筛子筛选渔船从海里带回来的扇贝,然后把大的重新装进吊笼里放回海里继续饲养,小的就不要了,据说那个小的已经长不大了,没有再继续饲养的价值了。
忙碌的渔妇们头上都裹着严实的围巾,男同志也戴着帽子,这与初秋的老虎天气并不吻合,我走到这里已经额头见汗了,还有陈老师正准备找地方下海畅游一番哪。
经过一番了解后,才知道他们并不是当地的渔民,都是外地来打工的农民,在这里管吃管住的,每天都有百元的收入。陈老师因为急这下海游泳,便喊着我快走,哈哈,我只得赶忙过去了。陈老师身体特好,又是行伍出身,以前当兵的时候就在海边,对海很有一番感情… …
我看着他下海并奋勇地向前游去,渐渐地只有黑色的泳帽在海上一浮一浮地,我端着相机,把镜头慢慢地向前推去,瞄着镜头里张着大嘴的陈老师,按下快门… …!真羡慕啊!要不是那年的车祸,今天我也会和陈老师一样畅游着大海了,我淡淡的,心中泛起了一丝遗憾!
哦,突然,一块圆圆的鹅卵石吸引了我,我弯下腰把它拾起来。掂在手里,开始把玩起来,于是一块、两块、三块,我沿着海边开始了拣石头,嘿嘿… …!
这是什么,我惊奇地差点喊出声来,拿开礁石上面的石头,底下有小动物快速向外爬去,很快就跑掉了,在搬起第二块的时候,我捉到了一只,哈哈,原来是一只小螃蟹啊,于是,我又搬起一块石头,又捉到了一只,这时听到有人喊,我急忙的离开了… …!哈哈!我手里捧着这两只小螃蟹,欣喜若狂,一定带回去给他们看看,这可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了!回到店里我开始炫耀起来,我还高兴地把这“收获”告诉一位朋友,她回信息问我:是不是一对情侣蟹啊… …!也许是因为我的回答不令她满意,她再也没有回我信息… …
以后的几天我多半以捡石头为乐,并深入地挖掘每块石头的内涵,比如有一块石头上有一个“大”字;还有的悬崖峭壁,沟壑层层;最让我感到有诗意的是一块山水画石头,山峰料峭,近浓远淡,浮云缭绕,流水潺潺;还有脸谱的,象形的等等。真是美不胜收!在我的渲染下,有好几个人开始和我一起捡石头了,首先是陈老师和物流的周琼,还有我们单位的小李子… …韩理、马镇长还有朱所、小张几个人每天痴迷在麻雀游戏中,听说这次韩理赢了,朱所是常胜将军。桃子则每天和老板娘张罗着为我们弄吃的,什么包海鲜饺子啊,吃海胆啊,加海参啊!这次来可把她忙坏了,大小刘和小小刘还有田宇、小房他们几个人在一起,整天忙着起早、贪黑去海边偷着捞海星,捉螃蟹等等。
是的,这岛上除了这些,再也没有什么好做的啦!
又一个夜晚,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开始梳理自己对“格仙岛”的了解。格仙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周围岛屿多,风浪小,水面宽阔,海温高,利于微生物繁殖,适合养殖扇贝,其它自然海产有海参、海虹、螃蟹、小海鱼和虾等,岛东西长不足5公里,南北宽约两公里,有居民200多户,人口500多人,行政编制村级,隶属皮口镇管辖。这里没有学校,没有商店,没有医院,孩子上学,村民就医,生活必需品等都要跑到皮口镇上去完成。这几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,岛上的渔民们生活富裕了,再也不用出海打鱼了,可他们却纷纷地“逃到”了皮口镇,在那里买了楼房,每天到岛上来就像我们去上班一样,来看看自己的渔场,指导一下工人们(农民工)怎么做,干什么,就可以了。
在岛上经营旅游接待的服务的都是妇女和老人,比如这 “北海渔家”,老板是一位60多岁的老妇人,据她说:她原本祖籍山东,大约40年前嫁到这里,如今还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,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,他们都在皮口镇上住,她和大儿媳每天在这里照料店里的生意,还有一个未上学的小孙子在这里玩耍,平常只有一个来自吉林磐石的打工妹帮忙,忙的时候有大儿媳的妹妹和另外的一个亲属帮忙。
两个儿子都有自己的渔场,有多大的一个渔场啊?老太太告诉我:他大儿子家有一个200垄的渔场,就是一排排飘在海面上的黑球,每垄200米长,下面缀着10层的网箱200个,像这样200垄的养殖场一年的纯收入大约在二十几万元。
岛上唯一连接皮口镇的是每天来往格仙岛的渡船,每天两班,上行是早上7:00下午1:00到皮口,下行是上午11:00,下午3:40回格仙岛,别小看这渡船,他可是格仙岛上所有村民们生产生活的命脉,包括此时此刻我们!睡意朦胧,我开始进入了梦乡… …!
忽然,一阵鸡叫声把我从梦中惊醒了,这一晚,我做了很多梦,至今记忆犹在… …!我捻转反复再也没有睡着。我居然愤愤这鸡来,要不是它们怎会扰了我的梦乡!
是的,这岛上的鸡特别多,让人奇怪的是家家户户的鸡都饲养在房屋后边,紧贴在马路上,有鸡笼的不过是用废弃下来的旧渔网缠绕的,还有没有鸡笼的开放式鸡架,有公鸡领着估计晚上蹲一夜第二天早早去海边拣海鲜吃,看见没,这岛上的鸡都这样的幸福!对了,还有鸭子,它们夜不归宿!可能只有下蛋的时候才回家吧!这里的咸鸭蛋很好吃,也是我们早餐的一道名菜,那蛋黄红红的流着油,每次都诱惑我多喝半碗粥。这里的蔬菜地里没有栅栏,家家都一样,种的也很整齐,吃了这几天的海鲜,大家都有些吃腻歪了,物流的马镇长顿顿都要去地里掐一把葱叶和生菜、白菜之类的回来蘸酱吃。
这里的人也朴实,周四那天我需要上网,“北海渔家”没网,就把我介绍到一个邻居家,我进了屋子看到家里没人,急忙又退了出来,好歹等到主人从外边回来,我才进了屋,并一再解释10分钟就搞定,可是人家告诉我不用着急,随便玩,便扔下我一个人又出去忙了。
… …!
鸡又叫了两边,天还没有亮,想想第一天来的时候,也是鸡叫声把我们吵醒了,所以就跑去赶海。对了,我忽然想起一件事,那天赶海的时候,兵兵看到天不亮就下海的渔民,就提出了一个问题。
“他们这么早出去能找到自己家的渔场吗?”
“那还能去别人家的渔场?”我反问道。
“那也不一定啊!这黑天瞎火的,嘿嘿!”兵兵笑着说
“如果是那样,是要翻船的!”陈老师说。兵兵再也不言语了。
哦,豁然间,我恍然大悟:格仙岛,民风淳朴,这里是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岛上居民恪守着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。
后记:
我们乘船离开格仙岛的时候,海上雾气蒙蒙,太阳的光芒正努力地刺破这大雾,我站在甲板上,遥望着被大雾渐渐隐去的 “格仙岛”… …
不知是什么时候,我发现有很多海鸥跟随在船尾,这真是海鸥翔集,起舞翩跹... ...霎那间,给这茫茫大海,不,给这格仙岛,增添了勃勃生机!
——秋游格仙岛
相关信息